临沂构件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第三方检测 储罐检测报告
在焊接生产过程中,由于设计、工艺、操作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,往往会产生各种焊接缺陷。焊接缺陷不仅会影响焊缝的美观,还有可能减小焊缝的有效承载面积,造成应力集中引起断裂,直接影响焊接结构使用的可靠性。一般常见的焊接缺陷可分为四类:
(1)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:如焊缝超高、超宽、过窄、高低差过大、焊缝过渡到母材不圆滑等。
(2)焊接表面缺陷:如咬边、焊瘤、内凹、满溢、未焊透、表面气孔、表面裂纹等。
(3)焊缝内部缺陷:如气孔、夹渣、裂纹、未熔合、夹钨、双面焊的未焊透等。
(4)焊接接头性能不符合要求:因过热、过烧等原因导致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、抗腐蚀性能降低等。
焊接的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。工件焊完后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焊缝进行相应的检验,凡不符合技术要求所允许的缺陷,需及时进行返修。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、无损探伤和机械性能试验三个方面。这三者是互相补充的,而以无损探伤为主。
(一)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一般以肉眼观察为主,有时用5-20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。通过外观检查,可发现焊缝表面缺陷,如咬边、焊瘤、表面裂纹、气孔、夹渣及焊穿等。焊缝的外形尺寸还可采用焊口检测器或样板进行测量。
(二)无损探伤隐藏在焊缝内部的夹渣、气孔、裂纹等缺陷的检验。目前使用普遍的是采用X射线检验,还有超声波探伤和磁力探伤。
X射线检验是利用X射线对焊缝照相,根据底片影像来判断内部有无缺陷、缺陷多少和类型。再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评定焊缝是否合格。
(三)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对于要求密封性的受压容器,须进行水压试验和(或)进行气压试验,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。其方法是向容器内注入1.2-1.5 倍工作压力的清水或等于工作压力的气体(多数用空气),停留一定的时间,观察容器内的压力下降情况,并在外部观察有无渗漏现象,根据这些可评定焊缝是否合格。
(四)焊接试板的机械性能试验 无损探伤可以发现焊缝内在的缺陷,但不能说明焊缝热影响区的金属的机械性能如何,有时对焊接接头要作拉力、冲击、弯曲等试验。这些试验由试验板完成。所用试验板与圆筒纵缝一起焊成,以保证施工条件
临沂构件无损检测

渗透检测(PT)-- 全材质管道表面缺陷通用
核心原理:通过渗透剂渗入管道表面开口缺陷,再经显像剂吸附显影,无需依赖材料磁性。
优点
材质无限制:适用于所有材质管道(碳钢、不锈钢、铝合金、铜合金),尤其适配非铁磁性管道(如化工不锈钢管道)的表面缺陷检测,弥补 MT 的材质局限性。
检测灵敏度高:可检出宽度>0.01mm 的微裂纹(如不锈钢管道的热裂纹),对开口气孔、咬边等细小缺陷的识别能力优于 MT,适合精密管道(如食品级不锈钢管道)。
适配复杂结构:对管道弯头、三通的异形焊缝,或直径<50mm 的小径管,PT 无需磁场,仅需涂抹渗透剂即可覆盖,无探头贴合难题,检测灵活性高。
缺点
仅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:对近表面闭合缺陷(如未开口的近表面夹渣)、内部缺陷完全无效,管道焊缝内部质量需依赖 UT/RT。
操作流程较繁琐:需经历 “预处理→渗透(10-15 分钟)→清洗→显像(5-10 分钟)→观察” 五步,单道环缝检测时间>30 分钟,效率低于 MT。
受环境湿度影响:潮湿环境下(如野外雨天),渗透剂易被稀释,显像剂易受潮失效,需搭建临时防护棚,增加现场操作复杂度。
构件无损检测报告

磁粉检测(MT)-- 铁磁性管道表面缺陷专属
核心原理:利用铁磁性管道磁化后的磁场泄漏,吸附磁粉显影表面及近表面缺陷。
优点
表面 / 近表面缺陷检出率极高:对碳钢、低合金钢管道焊缝的表面裂纹(如冷裂纹、疲劳裂纹)、未熔合,检出率接近 ,磁痕直观(线性 / 条状),无需复杂数据解读,可直接定位缺陷。
检测速度快、成本低:设备轻便(便携式磁轭探头),单道管道环缝检测时间<20 分钟;耗材(磁粉、载液)便宜,无需像 RT 那样消耗胶片,适合现场批量检测(如长输管道环缝)。
适配管道曲面:磁轭探头可贴合管道圆周曲面,通过调整磁极间距(100-150mm)覆盖环缝全周,无明显检测盲区(除非管道直径过小<50mm)。
缺点
仅适用于铁磁性管道:完全无法检测不锈钢(304/316)、铝合金等非铁磁性管道,限制了在化工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。
无法检测内部深层缺陷:仅能检出深度≤2mm 的近表面缺陷,管道焊缝根部深埋未焊透(深度>2mm)、内部夹渣等完全漏检,需搭配 UT 补充。
受表面状态影响大:管道表面需彻底除锈、除油污(粗糙度 Ra≤25μm),否则锈迹、涂层会掩盖磁痕或产生 “伪磁痕”(如焊渣残留导致的磁粉聚集),干扰判断。